会员登录 - 用户注册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甲硫醇合成工艺条件的优化 1 合成反应的动力学模型目前!

甲硫醇合成工艺条件的优化 1 合成反应的动力学模型目前

时间:2025-05-09 03:29:11 来源:星途馆 作者:时尚 阅读:288次

甲硫醇(Methylmercaptan)又名硫氢甲烷或甲烷硫醇,甲硫件其结构式为 CH3SH。醇合成工甲硫醇是艺条优化一种无色、有恶腥气味的甲硫件气体,溶于醇和醚。醇合成工甲硫醇作为一种重要的艺条优化有机合成中间体,在农药、甲硫件医药食品合成材料等方面有着广泛的醇合成工应用。目前,艺条优化合成甲硫醇的甲硫件方法主要有 以 下 几 种:甲 醇—二 硫 化 法、硫 脲—硫酸二甲酯法、醇合成工氯甲烷—硫化碱法、艺条优化高硫合成气法、甲硫件硫化氢—甲醇 法。醇合成工根 据 目 前 国 内 化 工 厂 以 及 石 油提炼等排放出大量的艺条优化硫化氢气体污染环境和国内甲醇市场严重饱和的现状,硫化氢—甲醇法合成甲硫醇工艺 已 经 成 为 当 前 领 域 研 究 热 点。硫 化 氢—甲醇法是将硫化氢与甲醇预热后送入合成塔内,在催化剂的 作 用 下 进 行 反 应 合 成 甲 硫 醇。

1 合成反应的动力学模型

目前,国内外关于硫化氢—甲醇合成甲硫醇反应动力学的研究报道不多,俄罗斯科学院西伯利亚分院鲍列什科夫催化研究所的 Mashkina小组对硫化氢—甲醇在IKT-31催化剂上的反应动力学进行了系统研究,在 温 度 为598~653K、压 力 为0.1~1.0MPa、硫化氢甲醇分压比为0.4~15.0的实验条件下测定了固定床反应动力学,提出了以甲硫醇为 主 产 物,甲硫醚和二甲醚为副产物的动力学方程,该动力学模型对于主反应和副反应,均 是 由 两个阶段合并进行一定的简化得到 LHHW 型式的反应动力学表达式。

2 优化模拟计算

假定合成反应器内轴向无返混、径向无温度和浓度梯度。将动力学方程输 入 AspenPlus模 拟 软
件中,采 用 Rplug模 块、UNIQUAC 物 性 方 法 对 甲硫醇合成反应器进行动力学优化模拟计算。

2.1 入塔气硫醇比的优化

对甲醇的转 化 率、硫 化 氢 转 化 率、甲 硫 醇 选 择性、甲硫醚选择性和二甲醚选择性进行灵敏度分析,改 变 入 塔 气 中 甲 醇 的 进 料 量,可 得 到 甲 醇 进 料量的灵敏度分析结果(见图1)。

甲醇进料量的灵敏度分析

由 图1可 见,随 着 甲 醇 进 料 量 的 增 加,甲 醇 的转化 率 逐 渐 下 降,硫 化 氢 的 转 化 率 逐 渐 上 升,甲 硫醇的 选 择 性 逐 渐 降 低,硫 醚 的 选 择 性 逐 渐 升 高,二甲醚的选择性先降后升。综合考虑这几个因素后,得出最优硫化氢与甲醇的进料摩尔比为2.2~2.7。

2.2 合成反应的温度优化

对甲醇的转 化 率、硫 化 氢 转 化 率、甲 硫 醇 选 择性、甲硫醚选择性和二甲醚选择性进行灵敏度分析,改变合成塔的反应温度,可 得 到 合 成 塔 反 应 温度的灵敏度分析结果(见图2)。

合成塔反应温度的灵敏度分析

由图2可见,随 着 反 应 温 度 的 增 加,甲 醇 的 转化率、硫化氢的转化率和甲硫醇的选择性均逐渐增
加,副产物甲硫醚、二甲醚的选择性逐渐减少,但在380℃后趋于平缓。考虑到反应温度过高可能产生
的积炭现象以及设备的成本问题,硫醇合成的反应温度宜控制在380℃。

2.3 合成反应的压力优化

对甲醇的转 化 率、硫 化 氢 转 化 率、甲 硫 醇 选 择性、甲硫醚选择性和二甲醚选择性进行灵敏度分
析,改变合成塔的压力,可 得 到 合 成 塔 反 应 压 力 的灵敏度分析(见图3)。

合成塔反应压力的灵敏度分析

由图3可 见,随 着 反 应 压 力 的 增 加,甲 醇 和 硫化氢的转化率均逐渐增加,但在6bar后趋于平缓。甲硫醇和二甲醚的选择性逐渐降低,硫醚的选择性逐渐增加。综 合 考 虑 这 几 个 因 素 以 及 高 压 反 应 对合成塔的要求,反应压力取6bar较为适宜。

2.4 催化剂床层高度的优化

对甲醇的转 化 率、硫 化 氢 转 化 率、甲 硫 醇 选 择性、甲硫醚选择性和二甲醚选择性进行灵敏度分析,改变催化剂床层的高度,可 得 到 催 化 剂 床 层 高度的灵敏度分析结果(见图4)。

催化剂床层高度的灵敏度分析

由图4可 见,随 着 催 化 剂 床 层 高 度 的 增 加,甲醇的 转 化 率、硫 化 氢 的 转 化 率、甲 硫 醇 的 选 择 性 均逐渐增加,硫醚和二甲醚的选择性逐渐降低。在床层高度达到7m 后趋于平缓,考虑到床层高度的增加造成的压降,催化剂床层高度宜设计为7m。

3 结语
通过对各种合成条件的优化,得到硫醇合成的最优化条件如下:①入塔气中硫化氢与甲醇的摩尔比为2.2~2.7;②合成反应温度为380℃;③合成反应压力为6bar;④催化剂床层高度为7m。将优化参数、AspenPlus模拟计算得到的出塔气组成与某项目的初步技术参数分别进行对比,结
果见表2、表3。

声明:参考《环境检测》,如涉版权请联系删除

相关链接:甲硫醇氯甲烷硫化氢

(责任编辑:热点)

相关内容
  • 《关于中美经贸关系若干问题的中方立场》白皮书发布
  • 甲醇中丙烯醛、丙烯腈混合溶液标准物质:高效分析丙烯醛丙烯腈新标样
  • 钒元素溶液标准物质:助力科研与工业分析
  • 讨论·天平内是否需要放置硅胶以控制湿度?
  • 驾校为吸引流量,竟然做出这种事...
  • 快讯:上海自贸区概念股普遍下挫 浦东建设等领跌
  • 证监会发布新规 15%基金限购国债期货
  • 二氧化硅溶液标准物质:高精度校准,确保硅元素分析准确
推荐内容
  • 地下城堡2紫色秘银锭高效获取攻略与刷取技巧全解析
  • 水中6种水溶性脂肪酸混合溶液标准物质:水中混合溶液标物首选
  •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在水质重金属检测中的探究——以水中铅、镉检测为例
  • 氯化钾溶液标准物质:确保化学分析结果的准确性
  • 暴躁大鹅爆笑名场面截图集锦 魔性瞬间一览无余欢乐全收录
  • 重磅!GB 5009.305